以色列发现抗衰老T细胞,免疫系统成延寿关键
科学界对衰老的理解正被一项来自以色列的突破性研究刷新,人体内一直“低调”存在的CD4辅助性T细胞亚群,被发现是延缓衰老的关键。
科学界对衰老的理解正被一项来自以色列的突破性研究刷新,人体内一直“低调”存在的CD4辅助性T细胞亚群,被发现是延缓衰老的关键。
他们观察到,在此早期治疗后的六个月内,感染者的免疫系统确实能像未感染HIV者一样正常工作。但从长远来看,免疫系统会再次出现失调。这项由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进行的研究已发表在《eBioMedicine》期刊上。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的突破性发现正在挑战癌症治疗的传统做法。墨尔本大学彼得·多尔蒂感染与免疫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表明,在癌症手术中常规切除淋巴结以防止肿瘤扩散的做法,可能无意中损害了人体对抗癌症的核心免疫机制。这一发现不仅质疑了数十年来的标准治疗方案,更为提高现代免疫
Infoseek:为企业构筑全链路“数字免疫系统”,抵御网络风险 在数字时代,企业面临的网络风险如同“数字病毒”——一条不实谣言可在几小时内击穿品牌信誉,一批水军恶意差评能快速侵蚀用户信任,一次舆情应对滞后甚至可能引发连锁危机。传统公关模式如同“事后治疗”,往
“每天早上醒来,手臂和脖子上总是莫名其妙冒出一片片红疹,奇痒难耐,又找不到过敏原。”52岁的刘女士最近几个月持续受到皮疹困扰。最开始,她以为是换季湿疹或者吃了什么不对的东西。于是,她擦药、吃抗过敏药,还换了洗衣液、床单,甚至连饮食都减少了辛辣刺激食物。但皮疹依
在复杂的免疫系统中,平衡是关键。既要有强大的攻击力清除病原,又要有有效的制动机制防止误伤。2025年诺贝尔奖的核心发现,便是找到了这个“制动系统”的总开关——Foxp3基因。本文将聚焦于Foxp3,解析它如何从一個遗传学符号,被确认为免疫耐受的“主控分子”。
不是情绪上的玻璃心,而是身体上的真实过敏,对芒果、对青霉素、对海鲜、对花粉、对尘螨,甚至对阳光、对冷空气。医院皮肤科常年排长队,抗过敏药成了家庭常备品,连孩子入学都要填写“过敏史”一栏。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的科学家团队实现了癌症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通过重新编程恶性B细胞的死亡机制,成功激活了强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这项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为治疗淋巴瘤和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提供了全新的治疗策略,有望改变传统
日前,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免疫学家玛丽·E·布伦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和日本免疫学家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以表彰他们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发现[1]。
当地时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Mary Brunkow、Fred Ramsdell和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以表彰他们在外周免疫耐受领域的重大发现。
免疫 诺贝尔奖 免疫系统 julius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25-10-07 19:38 3
来到一年一度的国庆假期,也来到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季。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将有 6 个奖项连续发布,其中 10 月 6 - 10 日每天会公布一个,最后的经济学奖会在 10 月 13 日公布。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激素如何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相互作用,从而使癌细胞免受机体天然防御机制的攻击。这项发表于《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的研究成果,有望为癌症治疗开辟新的免疫疗法途径,并为炎症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在我们体内,有一支名为“免疫球蛋白”的精锐部队,是免疫系统对抗病菌的核心武器。当这支“部队”数量锐减或功能不全时,就将导致免疫球蛋白缺陷,身体防线出现漏洞。患者因此会陷入“反复感染-治疗-再感染”的困境,不仅表现为频繁的呼吸道感染,还可能引发难治的腹泻、器官脓
你是否也曾困惑,曾经大快朵颐的海鲜、安然度过的花粉季,为何在某个年纪后竟成了健康的“隐形杀手”?“成年后才出现的过敏”并非个例,其背后是免疫系统与现代社会环境之间一场复杂而持久的“博弈”。
心理资源是个体在面对压力、解决问题和维持心理健康时所依赖的内在能量与能力的总和,它如同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样,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内心世界,帮助我们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处理纷繁的情绪波动,并持续保持行动的动力。这种资源并非单一的心理特质,而是由多种可调节、可培养的要素
吸烟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炎症性肠病 (IBD) 中,其作用具有亚型特异性:对克罗恩病 (CD) 有害,而对溃疡性结肠炎 (UC) 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戒烟常常诱发UC的复发,其潜在机制尚未阐明。既往研究表明,IBD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衡,受遗传、饮
2025年9月22日,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揭示了一种激素如何秘密地关闭免疫系统的防御机制,促使癌细胞在体内肆意生长。这一发现,发表于《自然免疫学》,为癌症的潜在治疗方案开辟了新的方向,并可能同时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们不用化疗、不用大剂量药物,而是用一束光,就能让癌细胞自己举手投降?
宝宝上幼儿园已经有几天了,新手妈妈时不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还记得三年前那个坐在诊室里的自己——明明验血报告的TSH值已经回归正常范围,却依然感觉身体像被灌了铅:早上起床要设三个闹钟,爬两层楼梯就喘得像跑完马拉松,连梳头发都觉得手臂发酸。当时医生只是给我加了优甲乐的剂量,直到后来我才明白,我们可能都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